我為垃圾找出路
  □陳曉運(中山大學博士)
  為創建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城市,近日廣州市政府宣佈開展“垃圾分類萬人行”。參與者合計約1.1萬人,總支出約80萬元,可謂聲勢浩大,耗資不菲。雖然政策施行少不了花錢,但公帑投入首先須講求實效,那麼,“萬人行”的政策意圖是什麼?“萬人行”在目標達成上行不行?
  客觀說,“萬人行”對部分實現政府意圖而言,可能還行。針對焚燒廠興建屢遭市民抵制的難題,近年來官方著力修繕李坑垃圾焚燒廠這一“樣板工程”的不良形象,消除其對垃圾焚燒政策宣傳的負面影響。現如今,費心打造的焚燒廠整潔廠區、美觀外形、高端科技和多措監管,加上廣州日均垃圾產量的驚人數據以及填埋場的污染問題和容量告急,經由萬人觀摩的現場見證、有彈有贊的口徑和持續反覆的媒體播報,至少可以部分消解市民對焚燒廠的刻板印象,賺得更多市民對焚燒項目的瞭解和理解,為接下來廣州第三、四、六、七焚燒廠興建和第五焚燒廠選址提供更多輿論支持。
  然而,“萬人行”對完全實現政府的意圖而言,可能不行。雖然“萬人行”參與者涵蓋多類市民群體,但是,一方面,目前來看,少有已建和待建焚燒廠周邊居民參加,焚燒廠周邊民眾的心聲難覓蹤影;另一方面,參觀者多是走馬觀花、一時感言,難以保證一旦焚燒廠選址周邊而他們不會生出二心。實際上,近年來焚燒廠已被貼上“污染”的標簽,焚燒項目“一上就反”現象頻繁可見,因此,“萬人行”的煞費苦心能否換得公眾的始終如一,仍需政府加以評估判定。
  此外,政府的意圖推進可能消磨市民的垃圾分類積極性,就此而言,“萬人行”未必可行。當“萬人行”的宣傳著力呈現垃圾填埋與焚燒的技術反差,強調焚燒的安全性、先進性和環保性,那麼,市民對垃圾分類的必要性和緊迫性的認知可能遭到誤導,而進一步產生依靠現代科技、依賴政府處理的惰性。考慮垃圾分類既是減量化、資源化的基礎,也是無害化處理的前提,過分強調垃圾後端處理技術及其能力,於促成人人動手、家家分類的市民參與格局並非有百利而無一弊。
  那麼,作為“創分”的抓手之一,“萬人行”怎樣才行?筆者認為,公共政策制定和施行需要的是預先評估、適時調整和恰當優化。目前,“萬人行”活動在政策導向上有調整提升的空間,在政策執行上也有細緻優化的必要,政府不妨藉著已經興師動眾的勢頭,繼續擴大市民參與,讓老百姓多想下“垃圾圍城”危機,多談點垃圾分類意義,多看些分類試點社區,自己則做好分類標準指引,加強收運流程設計,完善考核監督管理。  (原標題:“垃圾分類萬人行”,行不行?怎樣才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g02ageik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